日本被称作“东洋”的由来
时间:2020-03-08 23:44:12    浏览次数:992     

吕顺长 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教授

古往今来,中国人对日本的称呼可谓繁多。这些特定称呼,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历代中日关系的变化,以及中国人对日本的好恶判断。

中国历代正史中,对日本有专门记载的共有16种,作为正式称呼,《旧唐书》之前对日本皆称“倭”(包括“倭国”“倭人”),《旧唐书》“倭国”“日本国”两者并列,《新唐书》及其之后的正史,则称“日本”或“日本国”。如《后汉书》称“倭在韩东南大海中,依山岛为居”;《三国志》称“倭人在带方东南大海之中,依山岛为国邑”;《宋史》称“日本国者,本倭奴国也”;《清史稿》称“日本久通中国”。

正史之外,对日本的别称还有“扶桑”“东瀛”等。中国古代神话中称“扶桑”为东方日出处之巨树,日出于扶桑之下,拂其树梢而升。日本被认为在东方日出之处,故后人称其为“扶桑”。而“东瀛”原指东海,后人以其所处方位,常用于指称日本。此外,在中日交恶时期,中国人对日本的蔑称也不在少数。

清代以来,中国人时或称日本为“东洋”,一些与日本有关的名词也常被冠以“东洋”二字。如日本人发明的人力车传入中国后被称为“东洋车”,日本刀被称为“东洋刀”,日本产品被称为“东洋货”,日本人被称为“东洋人”,侵华日军被称为“东洋鬼子”。那么,日本被称作“东洋”的由来又是怎样的呢? 

一、清代中国人开始称日本为“东洋”

有明一代,由于俗称“倭寇”的日本海盗对中国东南沿海的大肆侵掠,“倭”“倭人”“倭寇”等词汇几乎固化成了具有强烈贬义的对日本国家及其国民的代称。《明史日本传》中出现“倭”字多达64次,而作为正式名称的“日本”一词仅出现22次,便是例证。

自清初至19世纪60年代,随着倭患的消除,加之中日两国间除中国商船前往日本贸易、日本渔民漂流至中国东南沿海、南明士人前往日本“乞师”等少数人员往来外,两国关系相对平淡,几乎未起大的波澜。在此背景下,往日的“倭寇”记忆逐渐淡去,对日本的称呼通常多用不含褒贬的“日本”或“东洋”。

康熙四十年(1701),苏州织造李煦奉旨“三处织造会议一人往东洋去”后,立即议定派杭州织造莫尔森假扮商人前往“东洋”侦探,莫尔森回国后“极言其懦弱恭顺”,康熙帝嗣后对日本遂不以介意。此为“东洋”一词指称日本的较早用例。

雍正六年(1728),浙江总督李卫以日本招集内地人教习弓矢技艺等为由,数次上奏建议严防日本,奏折中虽日本、东洋、倭、倭夷并称,但“倭夷”等蔑称多用于作为警戒防范对象的日本,其他情况下多称“日本”或“东洋”。

乾隆四十六年(1781),户部奏请制定《江海关则例》,称日本为“东洋”。

嘉庆元年(1796),日本商船漂流至赫哲地方,上谕称其“殊为可悯”,命相关官员将漂流民送至浙江乍浦,遇有赴“东洋”便船時,附带回国,以示体恤柔远之意。

光绪五年(1879),王之春奉命赴日考察,所著考察记录《谈瀛录》除日记《东行日记》外,还包含介绍日本地理、物产、风俗等内容的《东洋琐记》,“东洋”专指日本。 

二、“东洋”一词指称对象的演变

那么,“东洋”一词形成于何时?原指何意?指称对象的演变过程又是如何?

据考证,“东洋”一词最早出现于宋代。如真德秀(1178—1235)所著《西山文集》“其地阚临大海,直望东洋,一日一夜可至彭湖”,丘处机(1148—1227)诗句“鳌山下枕东洋海,秀出山东人不知”等,这些用例中的“东洋”意指东面的海洋,仅表示地理方位,并无指称日本或其他国家的含义。

至元代,“东洋”一词开始具有指称现在的南海洋面各国之义。如元代陈大震等所撰的《大德南海志》中,“东洋”所指约包括今菲律宾诸岛、加里曼丹岛、爪哇岛及其以东至摩鹿加群岛的太平洋海域诸国,但日本远不在此范围。

直至明末,“东洋”一词仍无日本之含义。如姚旅(?—1622)所著《露书》称:“闽抚院以其地为东洋、日本门户,常欲遣数百人屯田其间,以备守御。”此处“东洋”当指菲律宾一带的国家,著者将其与日本一并列为窥伺台湾的国家。又如张燮(1574—1640)撰《东西洋考》载:“文莱国即婆罗国,此东洋最尽头,西洋所自起处也,故以婆罗终焉。”明确指出东洋的尽头是文莱,自此向西即为西洋。

至清代,“东洋”一词开始具有指称包括朝鲜、日本、琉球等东亚国家的含义。如雍正八年(1730),熟知海上形势的清水师提督陈伦炯以其所见所闻著《海国闻见录》,该书上卷第二篇“东洋记”即为有关朝鲜、日本、琉球的记录。又如贺长龄(1785-1848)编《清经世文续编》卷一百二:“谈边防者,东西南三洋而已。亚细亚东境为东洋,距中国最近;南海群岛为南洋,西洋入中国孔道;欧罗巴为西洋。东洋以日本为大国。”明确指出“东洋”为亚洲东境,以日本为大国。此外,也有仅将“东洋”限定于日本、琉球二国而不包括朝鲜的记录,如郑光祖(1776-1866)撰《一斑录》:“中国东界高丽。东洋有琉球(三十六岛),日本(七十二岛)。” 

三、清代中国人称日本为“东洋”的缘由

如上所述,至清代出现了包含朝鲜、日本、琉球等国的作为地域名称的“东洋”一词,日本仅作为“东洋”的一部分。若将日本与“东洋”连在一起称呼,则可称作“东洋之日本”或“东洋日本”。如《清经世文三编》卷三十一:“近来西洋之意大利、法国,东洋之日本,并皆出丝。”又如《清经世文编》卷八十三:“占城、暹罗,一苇可杭。噶啰吧、吕宋、琉球,如在几席。东洋日本,不难扼其吭而捣其穴也。”

既然日本仅为“东洋”之一部分,清人又为何常以“东洋”指称日本呢?

查清人之文章著作,有时将“东洋”作为包括朝鲜、日本、琉球等国的地域名称,有时将它直接指称日本,或在同一文章中既称日本为“东洋”,又称其为“东洋日本”。如雍正六年浙江总督李卫在建议严防日本的奏折中称:“日本虽系蕞尔岛夷,恃其铜铸炮火攻击甚远、倭刀器械犀利非常,前明曾屡为海患,于东洋称一强寇。本朝威灵慑伏,屏迹多年,从无干犯中华。圣祖仁皇帝俞允会议于东洋贸易止许内商往贩,禁其自来,原有深意。”此处“于东洋称一强寇”中的“东洋”当为地域名称,而“于东洋贸易止许内商往贩”中的“东洋”则特指日本。左宗棠《左文襄公奏疏》所收《拟购机器雇洋匠试造轮船先陈大概折》:“东洋日本始购轮船,拆视仿造未成,近乃遣人赴英吉利学其文字,究其象数,为仿制轮船张本,不数年后,东洋轮船亦必有成。”既称日本为“东洋日本”,也直接将其称作“东洋”。崔国因《出使美日秘国日记》:“东洋日本国所产紫铜、海鲜、樟脑,中国皆产。”“所售铜器磁器,均目所未见,异而询之,则运自东洋者。夫东洋之全土,抵中国一大省耳,其民尚不及中国十之一耳,所兴之利已如此。”虽然书名中的“日”指日斯巴尼亚(今西班牙),作者并未出使日本,但其中所述及的“东洋”和“东洋日本”皆指日本。由此大致可以推断,“东洋”在用作专指日本的词汇时,当为“东洋日本”一词省略“日本”二字后所形成的称呼。但是,直至清末, “东洋”一词并未固化为特称“日本”的专有名词,它作为东亚的地域名称仍被继续使用。

清人有时将“东洋日本”省略后直接称日本为“东洋”,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。日本在东洋所包含的朝鲜、日本、琉球各国中,不仅国家最大,而且由于长崎贸易和出于对日本的防范的考虑,日本与中国的关系较为密切,用多了“东洋日本”这一称呼后,可能自然出现了省略的称呼。而据翁广平《吾妻镜补》记载:“东洋,古倭奴国,今名曰日本,商人讳言之,故曰东洋。”该书认为,当时赴日贸易的商人因忌讳称“日本”,而改称“东洋”,至于为何讳称“日本”,则无具体说明。或许是因为当时赴日贸易的商人多集中在南方,而南方人“日本”二字的发音,与“蚀本”“折本”谐音,故而避讳之。即可理解为贸易商人因讳言“日本”二字,而省略称其为“东洋”。 

四、再说几句题外话

如前所述,“东洋”一词本无褒贬之义,但由于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的侵略,尤其是在战争期间,倭寇、日寇甚至“小日本鬼子”等称呼成了中国人表达对日本侵略者之憎恨感情的惯用词,在此背景下,“东洋”一词后来或多或少也带上了一些贬义色彩,“东洋佬”“东洋鬼子”等称呼便是例证。

1895年,日本曾假甲午战胜之威,向清政府提出不得对日本使用“岛夷”之类的蔑称,光绪帝只能下旨禁止。但进入民国时代后,随着日本对中国侵略的加剧,中国人对日本的蔑称又广为流行。一个侵略国家,终究得不到他国的尊重。

在近代,由于政府的无能和腐败,中国积贫积弱,屡遭侵略,受尽欺凌,“豚尾奴”“支那人”等对中国人的蔑称,也曾经是日本官民的口头禅。但时过境迁,现在这些词汇早已被废弃。一个国家,唯有富强、民主、文明、法制,才能获得他国的尊重。

“东洋”一词,与近代以来中日两国曾相互使用的蔑称一样,在现代汉语中也几乎已成了被废弃的词汇。但每一种称呼,其背后往往都有一段历史,值得后人去回顾和借鉴。